
|
|
|
云山 • 何金安油画逸品展 2015
一些人画画是为了给自己看,另一些人画画是为了给别人看。何金安却是想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别人看。他笔下的风景是热烈的,是浓郁的,散发着清冽却又炙热的江南气息。
开幕酒会:2015.05.13 上午10:00
展览时间:15.05.13-15.05.19
展览地点:福冈亚洲美术馆
主 办:南京品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 办:江苏省广电集团国际频道、《收藏与投资》杂志社
再“造”江南——何金安作品浅析
文\ 隋林华《收藏与投资》杂志主编
一些人画画是为了给自己看,另一些人画画是为了给别人看。何金安却是想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别人看。他笔下的风景是热烈的,是浓郁的,散发着清冽却又炙热的江南气息。与其他画家笔下的“江南”不同的是,他的“江南”不再是小情小景,不再是冷冰冰,而是热烈得让你无法直视,却又无法拒绝去享受这样的视觉观感。由风景弥散开来的张力需要观者用心感知,透过色彩传达出的意识则让人不由得对其笔下的自然景色心生敬畏。
景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这是李贺《江南弄》中对江南景色的描写,而何金安笔下的江南景色却与之截然不同。何金安把别人眼中平静静谧的江南美景画成了一种骚动。日常司空见惯的景色里总是隐含着另一层你不知道的“真相”,枝蔓丛生的杂草,泛着清波的湖水,参差的石块,在何金安的笔下变得鲜活,仿佛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一种要溢出的生命力。鲜活感是在对象与自己之间产生的一个共鸣,这个共鸣必须是自我与自然的琴瑟相合,它既不能过于自我,也不能太亲近自然,这是一个度的衡量与把握。何金安把这种鲜活感凝聚在画布上,纵横交错的线条做出的独特转化显示出他极具天赋的取象能力,游刃有余的整体把控能力则给予人酣畅淋漓的感觉。何金安注重现实存在的客观事物与心中意象的结合,因为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排列整齐的树木与野草,却无法将这些“事物”在现实中找到最相像的原型,这种删繁就简的艺术概括法在实现了制约画面的同时,营造出简洁但并不枯燥,安静、质朴却极富节奏韵律感的梦境般的景色。
何金安曾经说过,童年那段日子在母亲看来是最艰苦的,但在自己看来却是最快乐的。自由生长的荒野之地,蓬勃的生命在律动,流动的水潺潺缓缓,这样的童年快乐也成为了画家最佳的灵感来源,何金安将这段快乐寄诛于笔端,颜料间,将内心最快乐的时光呈现于画布之上。这样的景,既是画家一个人,又是所有人的,从他的画面中,我想,你我都能看到自己心中的那个桃花源。
色
色彩,是何金安最擅长玩味的一样元素。色彩是油画的灵魂,是表达画家内心情感的语言形式,是观画者与画家之间一架隐形的桥梁,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性与感染力,使得很多画家习惯以“色”抒情,以“色”传神,对于何金安而言,翡翠绿、湖水蓝已足够。
在他新近创作的作品《云山》系列与《江南谧境》系列中,色彩无疑成为了掌控整个画面的主角,充斥整个画面、强烈饱满又富有张力的色彩瞬间就能抓住观者的眼球,让观者在深受震撼的同时,身心全情投入到画家营造的平面世界当中。狂放不羁的笔触创造出色彩斑驳,构图饱满,气韵氤氲的场景,神奇的色彩也将沉寂普通的大自然唤醒,并注入了激越的生命律动。夏加尔说过:“色彩溶于血液,我们认为血液是一种大自然透过父母给你的化学色,我不视血液为纯粹的肉体附属物。色彩是命定问题,即不可避免也无法解释。”这种“色彩的命定”也赋予了画家最原始的创造力,自然的色彩只是常人眼中的色彩,对于画家而言,这样的色彩恰是激发其内在色彩感受的推动力,何金安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加入自身情感,并提炼凝结,最终形成了其描绘江南风景的独特之色。色彩让他的作品高于现实,却又与现实息息相关;色彩让他的作品远离世俗,从心出发,紧扣心弦,从而创造出了驾驭于景色之上的情感表现,真切而又富有魅力,热烈而又妥帖。
情
画家在创作时,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是自我意识的加入。事实上,两千多年以老子玄思、庄子超然以及禅学空灵为灵魂的中国艺术,从来都不缺少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自我意识极其重要,只有当画家清楚地意识到人在创作中重要的存在价值时,他们对手中掌握的书画形式才能形成自觉的观念。80后画家们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及独特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需要更多地去进行自我的身心实践和体验,这也使得“80后”有着比前辈们更加细腻和敏锐的情感表达,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和自我的微观层面的感受,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大多会围绕自己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在自我内心深处留下最深印记的人或物为表现对象进行创作。
作为一位80后画家,何金安的作品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代人独有的印记。何金安的风景作品中大多是以儿时生活的场景为原形,同时加入现实的自我及图式化应用来描绘和回忆的。他的作品中夹杂着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叹,他对现世生活敏感,由于责任感与现实处境的尖锐冲突,使得他有时会采取某种特定的激昂姿态,并以此作为创作的内心资源。他将个人对现实世界的视觉印象表现得朦沌、暧昧,却也充满着动人的感伤情绪,而恰恰是这样的感受使得他的作品能够将自然的魅力从单纯的光线与空气中释放出来。显然,何金安的风景画不再是简单的对景描摹,而是通过一种诗意的表达、心性的言说来感知与映射80后所处的大时代背景下的现状。在他的画笔下,这些大自然赋予的美景,时而纠结,时而欢畅,不落浮躁,不拘传统,真我却又自在的闲适自得。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何金安作品让人过目难忘的原因不是源于他娴熟的各种绘画技巧,而是因为他每一次的绘画创作都是对自我的一次剥离,是一次与心灵的真诚对话。他创作的起点是现实,而最后的归宿则是自我的心灵,这之间的过程,则是其不断地辛苦劳作与精神的磨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